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科研辦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我院成功舉辦“中國式現代化與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權理論研討會
發布者:科研     發布日期:2023年10月16日 19:21     點擊數:

 


2023年10月14日,“中國式現代化與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權理論研討會在吉林長春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人權研究會指導,吉林大學人權研究院、吉林大學法學院主辦,來自中國人權研究會、中國外文局、中央黨校、北京理工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暨南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南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大學、華東政法大學、遼寧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新疆大學等中央部門、組織機構、高等院校的五十余位專家學者、研究者、實務工作者參與研討。



會議開幕式由吉林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法學院院長何志鵬教授主持,吉林大學常務副校長蔡立東教授作開幕致辭。



蔡立東教授向與會嘉賓表示歡迎,向各位專家學者對吉林大學人權學科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蔡立東教授首先介紹了吉林大學人權學科建設的基本情況。他表示,吉林大學人權團隊在人權學科建設方面不斷探索,朝向培育中國人權文化、提升全社會尊重和保障人權意識、推進中國人權理論和話語體系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蔡立東教授指出,中國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走順應時代潮流的人權發展道路,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不斷提高人權保障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站在人權事業發展的高起點上,聚焦中國式現代化與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這一主題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蔡立東教授強調,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基礎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蔡立東教授表示,人權事業是一項無限光榮同時又充滿希望的事業,中國式的人權實踐需要矢志不渝的奮斗,吉林大學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人權學科的發展,搭建促進思想交流、學科繁榮的平臺,期待本次與會專家學者通過持續的人權研究共同推動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



第一單元以“中國式現代化之人權道路”為主題,由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執行院長張永和教授主持,由中央黨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王立峰教授、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副院長孟慶濤教授進行評議,共有十一位發言人。



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毛俊響教授在“習近平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重要論述的政治邏輯”主題發言中提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重要論述從政治的角度、執政的角度、民生的角度、規律的角度與世界大勢的角度看待人權,貫穿著鮮明的政治邏輯,揭示了中國人權事業的政治性,為中國人權事業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提供了理論指引,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第一,繼承和發揚了中國人權事業的政治傳統;第二,彰顯了推進中國人權事業的政治信仰;第三,闡明了推進中國人權事業的政治領導;第四,揭示了推進中國人權事業的政治基礎;第五,描繪了推進中國人權事業的政治愿景。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韓大元教授圍繞“人”“自由”“全面發展”三個關鍵詞展開“中國式現代化的憲法邏輯”主題發言。針對“人”,韓大元教授結合自身在吉林大學的求學經歷表示,高清海教授的人學理論從哲學的角度深刻闡述了人本主義的中國社會邏輯,“人是主體,人是目的”的理念應貫穿于所有科學之中。針對“自由”,韓大元教授分析指出,在當今世界,自由與安全的關系充滿了不確定性,既要捍衛憲法中的自由之精神,也要捍衛中國的秩序。針對“全面發展”,韓大元教授認為,“全面”應具有整體的、協調的、共同的內涵,即把人的完整尊嚴體現在包括政策與法律在內的中國社會發展的所有領域之中。



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劉志強教授在“時空建構下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邏輯構造”主題發言中提出了四維時空結構,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人權發展道路的特殊性問題。劉志強教授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權發展道路取得了開創探索性貢獻,具體體現在“四位一體”的時空結構關系上:第一,在歷史維度方面,中國人權發展道路展現了以合作為面向的特征;第二,在價值維度方面,中國人權發展道路具有捍衛共識性的價值理念;第三,在實踐維度方面,中國人權發展道路具有有效的時空敘事;第四,在理論維度方面,中國人權發展道路呈現了整合性的特征。



暨南大學法學院沈太霞副教授在“中國人權發展的路徑:實踐、特征及可持續性”主題發言中以可持續發展理念檢視了中國人權發展的路徑。沈太霞副教授指出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兩方面核心內容,即實現人與人的平衡發展、人與自然的平衡發展;分析了中國人權發展路徑以中國共產黨、知識界及人民群眾為主要推進主體,以積極推進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發展為主要內容的內涵。在此基礎之上,沈太霞副教授表示,中國人權發展道路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整體上是契合的,但仍然存在與可持續發展理念不相符合的因素,應當依據可持續發展原則對中國人權發展理念與路徑進行調整。



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曹燕教授作“減少工作時間法律規制的西方經驗與中國道路”主題發言,從工作時間與規制能力的角度觀察中西方規制路徑和歷史背景的差異,進而給出了破解工時法律規制“時代之問”的中國方案:第一,堅持以法定標準工時制為核心,采取間接規制模式,構建積極的休息權保障制度體系,有效解決“工作時間太長”的問題;第二,在確保彈性化工時基準與工資待遇同步提升的前提下,通過具體方案提升彈性工作時間質量;第三,優化我國工作時間法律規定體系的功能,建立行政指導、政府規制以及勞資雙方協商一致的三層體系。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人權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若瀚老師在“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政黨驅動力”主題發言中提出,中國共產黨的利益代表和社會整合能力、規劃統籌能力、組織動員能力、社會治理和社會回應能力、執行監督能力,構成了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核心驅動力,它覆蓋了人權意志表達、人權事業整體規劃、常態人權保障、重大人權行動和人權政策執行保障等人權實現的全過程。鄭若瀚老師認為,由執政黨驅動人權事業發展,展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人權發展道路,但這條道路尚未鋪就,應進一步理順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與人權保障的立法、行政、司法制度相銜接。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博士研究生何涵虛在“‘人權作為方法’: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權發展道路”主題發言中提出,中國式現代化人權發展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把握“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最大人權”的黃金律,體現了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的目標,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獨特生態意蘊,是一條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之路。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博士研究生閆乃鑫在“數字人權作為話語的人權現代化發展進路”主題發言中提出,圍繞數據所關涉到的權利、權利矛盾均屬于話語涵攝的范疇,應當將數字人權作為人權話語對中國的人權現代化發展道路進行構想,進而凝練總結中國在數字領域對人權保障的成果。



吉林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王新怡作“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減貧與人權之邏輯證成”主題發言,從貧困的多重維度、減貧與發展權、減貧與人的尊嚴的密切關系等三個方面論證了“消除貧困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基礎”。她認為,中國應以發展為己任,與世界各國加強團結合作,從而推動全球減貧事業不斷向前。



吉林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匡宏在題為“共同富裕視角下第三次分配的人權之維”的發言中提出,第三次分配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也是人權事業自主參與和人權實現的方式,第三次分配以生存權發展權保護為理念引領、以平等共享為參與方式、以實現人民幸福為目標,對于人權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博士研究生侯博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人權向度與意蘊”主題發言中提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不僅是人權價值觀念、思想要義、發展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現實表征,也是推動人權事業發展進步、推進全球人類共同福祉、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必要手段。



在交流評議環節,王立峰教授分享了針對發言的思考,提出了“在梳理中國人權道路發展道路的多元邏輯維度基礎上如何闡釋中國經驗的理論模式”“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如何處理不同人權條目之間的張力”“減少工作時間法律規制的西方的經驗中是否存在能力優勢”等問題。



孟慶濤教授針對本單元的發言從文章選題、研究視角、論據支撐、邏輯層次等方面進行了評議,提出了從宏大主題中抽出小問題進行分析延展、拓展跨學科視角完善分析網絡、妥善利用政策分析數據、理順文章各個部分的邏輯關聯等具體建議。

王理萬副教授、沈太霞副教授、曹燕教授、常健教授、韓大元教授、劉志強教授、張永和教授先后圍繞信息化時代的休息權保障、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人權發展有無優先順序、和平權能否歸入第四代人權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第二單元的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之人權實踐”,由北京理工大學講席教授齊延平教授主持,廣東工業大學法學院陳佑武教授、吉林大學行政學院王立峰教授評議,共有十三位發言人。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執行院長張永和教授在“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主題發言中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原創的人權話語,將民主嵌入現代化國家展現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樣態。張永和教授認為,文化的平衡與經濟的發展均需要在全過程的人民民主中實現。張永和教授強調,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民主必須在世界性共識前提之下加以討論,全過程人民民主既體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又承載了全人類對民主的共同追求,是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的時代精華。



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常健教授作“中國式現代化對人權保障的雙重要求”主題發言。常健教授從“何為現代化”“何為中國式”切入,強調中國式現代化無意改變生產的工業化、生產方式方面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生活中社會交流的普遍化、社會規范中的等基本結構要素。常健教授認為,現代化對人的發展既具有積極意義,又存在消極影響,在人權保障方面也相應地存在兩個向度,因而應當進行現代化戰略的選擇。中國式現代化體現了中國對現代化進程對人的發展的利弊判斷和價值選擇,它對現代化目標和內容的確定以及對發展方式的約束,會對人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華東政法大學數字法治研究院院長馬長山教授在“數字人權保護的‘中國策略’”主題發言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重要的支撐點就是數字人權,應當認真對待數字人權。馬長山老師分享了五點看法:第一,對中國式的現代化的理解應基于“中國式”與“中國特色”的區分;第二,人類已從生物性的生存方式轉為數字性的生產方式;第三,數字權包括數字政府的權利也包括數字平臺的權利;第四,數字系統會對數字人權造成侵蝕;最后,當人出現了數字面向之時便出現數字人權,數字人權是時代的概念,是數字時代的產物,必須簽訂《全球數字契約》,創造數字利益的新的平衡。



華東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院長胡玉鴻教授在“全過程人民民主涵攝的民主五權釋論”主題發言中對針對民主與權利的關系作出三點概括:第一,民主是催生和保障制度的基礎;第二,民主本身就是一種權利;第三,民主是一種評價權利有無真實性的價值標準。在此基礎之上,胡玉鴻教授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之下的人民民主權利可以概括為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五方面內容。胡玉鴻教授表示,應當對全過程人民民主五權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論探討,促進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法定權利,不斷提升人權法治化保障水平。



新疆大學法學院院長張建江教授在“中國式現代化引領新疆人權事業的內在邏輯”主題發言中將中國式現代化引領新疆人權事業的內在邏輯總結為歷史、理論與實踐三個面向:第一,從歷史來看,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之路是引領新疆各族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獲得幸福生活的必要前提;第二,從理論來看,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與中國人權事業均根植于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不斷建設;第三,從實踐來看,新疆人權事業從保障生存權、促進發展權到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權利的實踐證明,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新疆人權事業是一條可行之路。



東南大學法學院朱姍姍副研究員在“民主與人權關系的新發展——基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考察”主題發言中指出,民主與人權之間在應然層面是共生共建的關系,二者是否能夠保持共生取決于民主的形態。朱姍姍副研究員認為,相比于西方代議制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了人民民主,克服了選民民主的弊端,實現了民主與人權長期共生。朱姍姍副研究員表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對“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的憲法規定的反映,在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中,我國積極推進人權事業的發展,具體表現為: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核心,以法治的實施為保障,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載體。



吉林大學法學院魏曉旭老師在“中國生存權的實踐邏輯和話語闡釋”主題發言中通過生活中的事例生動地指出,由于不同國家對于生存權存在認知上的銜接問題,有必要梳理中國人權實踐,進而組織對生存權的話語闡釋。魏曉旭老師以人權白皮書為礦脈,抓取提煉中國生存權保障的實踐邏輯,將中國的生存權實踐總結為“基本解決”與“真正解決”兩個層面,前者對應生存權內容的“基本盤”,后者對應生存權內容的“提升面”。在此基礎之上,魏曉旭老師以“兩不愁三保障”詮釋了“基本盤”的物質層面,將“基本盤”的精神層面的核心要義解釋為“人”的權利,將“提升面”概括為培養能力、提供機會、兜底保障和關照弱勢群體等四個方面。



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欣老師作“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人權意蘊:實踐維度的考察”主題發言。原欣老師首先從實踐、話語與理念三個維度分享了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人權意蘊的理解:第一,在實踐維度,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權利的主要形式,同時也能夠為其他人權提供保障;第二,在話語維度,全過程人民民主以人民性的話語超越了普適性話語;第三,在理念維度,全過程人民民主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內核,開辟了新的人權道路。在此基礎之上,原欣老師重點從實踐的視角辨析了全過程人民民主與人權的關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民主權利的表達形式,全過程人民民主促進人權實現。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譚堾垿老師從三個方面展開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婦女的全面自由發展”主題發言:第一,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婦女的全面自由發展、權益保障是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中國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婦女事業發展;第二,中國式現代化使得婦女享有經濟、政治、受教育、健康、社會保障等權利均取得了顯著進展;第三,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力量。此外,針對中國婦女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譚堾垿老師提出了提供更多優質的公共基礎服務、加強基于人口類別和科學指標設計和決策落實兩點解決措施。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博士研究生楊青達作“中國式醫療保障現代化:內涵特征與發展要求”主題發言,從戰略目標、服務對象范圍和發展理念等三方面闡釋了中國式醫療保障現代化的內涵特征,提出了加強黨的領導與實施優勢、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法制體系、持續加強醫療保障政策宣傳的發展要求等方法論建議。



吉林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耿斯文在“中國特定群體權利保障的內在邏輯與實踐進路”主題發言中針對中國保障特定群體權利的實踐邏輯、理論邏輯與歷史邏輯進行了闡釋,并從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特定群體權利保障事業、以國際交流合作推進全球人權治理兩方面進行了未來實踐取向的展望。



吉林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張昕以“‘雙碳’目標下氣候變化訴訟的人權之維及中國進路”為題目進行發言,分析了人權方法對氣候變化訴訟演進趨勢的助力以及氣候司法在人權方法的規范化進程中的作用,指出了關注涉外氣候變化訴訟的必要性與可能性,進而從宏觀、中觀、微觀方面針對人權維度下我國涉外氣候變化訴訟進行路徑規劃。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博士研究生費鄂利作“深圳維德志愿法律服務中心個案研究——探討中國弱勢群體人權保障的公益法律踐行之路”主題發言,提出了人權與公益法律的關聯性,介紹了具體語境下民間公益法律組織的實踐,指出了法律公益服務機構面臨的困境,分析了中國公益法律之路的經驗與啟示。

 


在評議環節,陳佑武教授針對本單元發言從三個方面展開評議:第一,關于民主與人權的關系,陳佑武教授指出,作為人權學者,必須關注民主問題;第二,關于數字人權,陳佑武教授認為,應當根據國家社會發展的形勢,研究數字人權理論,培育在數字領域有所作為的人才;第三,關于人權的特殊性,陳佑武教授提出,應當認識到人權保障領域的特殊性,將“兩個結合”中的“第二個結合”應用到人權領域中。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王立峰教授在評議中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目的是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在實踐層面,宣介好中國的人權故事;第二,在概念層面,設計好的命題;第三,在理論層面,解決理論體系學科體系的建構問題。本單元的發言主題包含對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國式現代化人權的概念建構,也包括對氣候變化、醫療保障權利、特定群體權利保障等中國人權實踐進行的歸納總結,最終要走向中國式人話語、建構起理論,從“中國特色”走向“中國式”。

在自由討論環節,韓大元教授、張永和教授、馬長山教授、齊延平教授先后探討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國際傳播”“人工智能的發展與人類存在之意義”等問題。



第三單元以“中國式現代化之人權知識體系”為主題,由中國人民大學人權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韓大元教授主持,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劉志強教授、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毛俊響教授進行評議,共有十一位發言人。



中央黨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王立峰教授作“什么是人權?——馬克思的觀點”主題發言。王立峰教授指出,人權文化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應認真對待文化差異,形成跨文化的人權共識,而理解文化差異則需回到人權問題,回到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第一,從人權的主體來看,人權具有主體上的普遍性,人權是個體權利同時也是集體權利;第二,從人權的道德基礎來看,人權的主體是超越階級的全人類的價值主體;第三,從人權的內容來看,馬克思首先是一元論的,認為人權條目中一定有可以衍生多元權利的根本性權利;第四,從人權的權利邊界來看,人權的馬克思主義觀點是強權利概念而非弱權利概念。



廣東工業大學法學院院長陳佑武教授進行了“中國式現代化與當代中國人權學科發展”主題發言,回顧了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建設情況,并指出,當代中國人權學科不僅僅以交叉學科形式作為二級學科存在,更呈現出向人權一級學科發展的態勢。陳佑武教授提出,中國式現代化不僅為當代中國人權學科發展指明方向、明確思路、提供動力,而且豐富了當代中國人權學科實踐形式、發展了當代中國人權學科的基本范疇。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應當堅持以當代中國人權學科建設為基本路徑,不斷提升當代中國人權話語權。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副院長孟慶濤教授以“儒家——人權道德論及其批判”為題目進行發言,從思想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能否在邏輯上開出人權的問題。孟慶濤教授首先指出了將儒家思想從邏輯推論到現代人權需滿足的四個前提條件,進而對海外漢學家以儒家傳統創設人權的論證進行反思。孟慶濤教授基于黑格爾對于倫理和道德的區分,將建立在儒家道德“自我”形而上學預設以及由其派生出來的不同形態概括為倫理主義、社群主義、規范主義和功能主義四種進路,并總結出儒家—人權道德論的兩種走向,從知識論的角度得出結論,儒家—人權并未形成完整的形態。



吉林大學法學院劉紅臻教授作“能力進路:人權話語的補充與增強”主題發言。劉紅臻教授介紹了選題淵源,提出在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中找尋理論的支點,全面闡釋與開發理論資源,在新時代的語境之下構建中國自主的話語體系。在比較了阿瑪蒂亞·森和瑪莎·努斯鮑姆的能力進路基礎之上,劉紅臻教授歸納了努斯鮑姆的能力進路可茲利用的資源點:第一,康德的立場,強調人是目的、認識主體;第二,強調選擇,人們可以根據實踐理性選擇更好的生活;第三,能力理論,將人的能力分為基本能力、內在能力與復合能力,提出了能力的轉化;第四,能力的終極目的是讓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中國人民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陸海娜研究員從四個方面展開“構建國際人權法的中國自主知識體系”主題發言:第一,構建國際人權法的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必要性;第二,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目標是什么;第三,構建國際人權法的自主知識體系是否可能;第四,探討中國國際人權法地方全球化的可能進路。針對中國國際人權法地方全球化,陸海娜研究員認為,一方面要把國際人權法的可以接納的規范性內容融入國內法,平等地對待國際人權法;另一方面要將中國的立場和經驗納入國際人權領域的實踐。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徐爽副教授作圍繞三個關鍵詞展開“復數的權利:一種中國的人權理念”主題發言。第一,“對話”。徐爽副教授認為,需要通過對話拼接出所有的人權理念,完整地展現全球人權的地圖。第二,“復數”。徐爽副教授提出,“復數”的人權是中國與西方對話時所呈現出來的總體特征,由生存權和發展權而漸次向上。第三,“文明”。徐爽副教授表示,中國人權的理念思想史中包含了從“民權”到“人權”的遷移。徐爽副教授指出,中國人權理念從復數到單數的實現路徑為發展中國家展現了更多可能。



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王理萬副教授在“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在中國憲法的展開”主題發言中提出,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作為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終極目標,集中體現于憲法關于人的形象的價值預設。王理萬副教授認為,中國憲法文本中人的形象經過了三次變遷:第一,“一盤散沙的人”;第二,“有組織的人”;第三,“有組織的自由人”。王理萬副教授強調,憲法的任務就是在現有生產力條件和國家能力的約束下,締造一個現實可及的自由人的聯合體。憲法既要維護和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又需要為自由人的聯合提供穩定且有力的組織形式。



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王箭副教授從四個方面展開“我國高等教育中人權教育的實踐探索”主題發言:第一,結合《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21-2025》《世界人權教育方案第四階段(2020-2024年)行動計劃草案》等文件指出了高校人權教育的價值與定位;第二,將我國國家高等教育中的人權教育發展歷程歸納為三個階段;第三,分析指出了高等教育中的人權教育與中國式現代化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第四,針對我國國家高等教育中人權教育的路徑選擇進行了系統性、全面性、前瞻性的思考規劃。



華東政法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重慶行政學院)法學教研部張晗老師在“‘人權’何以中國”主題發言中,從歷史的“中國”、文化的“中國”、政治上的“中國”三個維度出發,分析了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特殊性如何轉換為普遍性的問題。張晗老師指出,“中國人權發展道路”并非“人權例外論”,在順應歷史潮流的同時,也在歷史、文化中發掘自身的獨特性,解決自身問題,并指向全人類共同的價值和尊嚴的目標,應當植根于中華文明,使“中國”可以在“人權”上獲得具有普遍意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論。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趙健舟老師在“為人權奠基:新安全觀的國際法愿景及其現實意義”主題發言中,從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維度出發,探討了新安全觀與人權的關系:第一,從歷史的視角分析了新安全觀為何可以提供人權基礎;第二,以《聯合國憲章》為分析視角探討了“共同、綜合、合作和可持續”四原則的國際法愿景;第三,從誰來享有人權、誰來保障人權、如何促進人權三個方面闡釋了新安全的人權意義。趙健舟老師認為,新安全觀主張的“安全四原則”建立了一種道德約束,為安全提供了一種正義的、人本主義的考量。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博士研究生展浩作“人權學科建設的全球實踐——基于人權教育發展的考察”主題發言,闡釋了“人權共識—人權教育—人權學科”的歷史演變,考察了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人權學科的設置情況,展望了全球人權學科的未來發展動向。



在評議環節中,劉志強教授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權知識體系的構建指出,在強調中國現代化的特殊性的同時,不應忽略其普遍性,破解這一問題應當把握人權知識體系、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四個維度。劉志強教授提出,在把握“四維度”的基礎之上,添加“中國式現代化”元素與國際標準,才能建構中國特色自主性人權知識體系。



毛俊響教授在評議中分享了關于構建人權自主知識體系的四個維度的思考:第一,構建中國人權自主知識體系要從人權原理出發;第二,構建中國人權自主知識體系要從中國實踐來出發;第三,構建中國人權自主知識體系要從中國文化出發;第四,構建中國人權自主知識體系要有全球視野。

在討論環節,何志鵬教授、孟慶濤教授、張永和教授、劉志強教授、王立峰教授(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劉紅臻教授、馬長山教授、常健教授、韓大元教授先后圍繞“中國古代有沒有人權”“中國傳統文化對人權的促進作用”等問題展開了交流。



第四單元的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之人權文明新樣態”,由華東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院長胡玉鴻教授主持,華東政法大學數字法治研究院院長馬長山教授、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錢錦宇教授評議,共有十一位發言人。



北京理工大學講席教授齊延平作“‘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主題發言。齊延平教授比較了現代化的中國模式與荷蘭模式、英美模式、北歐模式,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人類文明貢獻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實踐,是對西方現代化模式的辯證超越與系統重塑。在此基礎之上,齊延平教授從人權理念、文化、制度等方面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構成的中國人權發展道路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之間的內在邏輯。針對中國人權研究往何處走的問題,齊延平教授強調,走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的保障是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背景。



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大學人權研究院魯廣錦教授作“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現代人權文明建設”主題發言。魯廣錦教授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的文明新形態,創造了人權文明的新樣態,具體從四方面展開論證:第一,從“人權文明”的視域認識人權;第二,人權文明在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中的方位;第三,中國式現代化構建起人權文明新樣態;第四,中華民族現代人權文明的創新價值。魯廣錦教授表示,中華民族現代人權文明以其中國風格、中國特色、中國氣派正在并將繼續為豐富人類人權文明多樣性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必將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錢錦宇教授從四方面展開“論人權文明的中國形態——習近平尊重和保障人權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理論闡釋”主題發言:第一,從人權文明發展形態論的宏觀維度來看,人權文明正在創新發展、多元化發展;第二,從人權文明演進的歷史視域來看,人權文明的中國形態的核心理念是人民為中心;第三,從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發展來看,馬克思主義人權理論的中國化,為人權文明的中國形態奠定了深厚的哲學根基;第四,從全球人權治理與世界人權事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人權文明的中國形態必將在多樣化的人類文明互動中深度推進全球人權治理。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周力副教授在“人的需要和發展相統一的當代中國人權觀”主題發言中指出,深刻認識當代中國人權觀是中國開展各項人權工作的前置性的問題,然而針對“人權是什么”的問題仍需要定性解釋。周力副教授認為,“人”“需要”“發展”是當代中國人權觀的三個支柱,人民和人、人民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分別構成當代中國人權觀的主體范疇和價值范疇,需要和發展構成新時代中國人權事業的正當性基礎。當代中國人權觀是人的需要和發展相統一的人權觀,建立在人民的要求和國家的各種資源和政治、文化、制度等條件的基礎之上。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肖武副教授在“新時代中國人權國際傳播戰略的動力機制與路徑優化”主題發言中分析了美西方涉華人權傳播的動力機制,總結了美西方涉華人權傳播策略,以動力機制視角,從外部與內部兩個角度闡釋了中國人權國際傳播的動力。肖武副教授認為,中國人權國際傳播的外部動力在于有效回應部分美西方國家在涉華人權問題上的不實攻擊和指責,內部動力在于不斷提升黨和政府的自我規制能力和治理水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方面權利需求,全方位提升各項人權保障的力度。進而,肖武副教授指出了新時代中國人權國際傳播面臨的挑戰,提出了加強和改進中國人權國際傳播的對策建議。



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孫明副院長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權治理向度”主題發言中提出,國家形象塑造取決于話語、敘事兩方面,在形勢和緊迫的任務之下,從中國式現代化的角度加強人權以及人的自由發展的研究與傳播對于講好中國故事、開展輿論斗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孫明副院長從三個角度分析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全球人權治理的推動作用:第一,以安全守護人權,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中國力量;第二,以發展促進人權,夯實人權全球保障的發展基礎;第三,以合作推進人權,在包容互鑒中推動人權文明發展進步。



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講師楊博文老師在“全球人權治理中的政治化風險及其應對——以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為中心的考察”主題發言中指出,美西方的輿論操控和財政控制,影響了一些機構行使人權保障職能時的中立性,也對這些機構的人事變動產生了不良影響。在美西方的壓力機制下,一些人權國別報告在文本上存在“偏狹”的問題,包括在規范適用上誤用比例原則,以及在證據運用上偏信一方證據,甚至在無法取證的情況下直接得出否定結論。作者最后指出,尊重各國主權與歷史文化傳統,是這些機構獨立行使人權保障職權、實現人權問題“去政治化”的現實基礎。



遼寧大學法學院馬文飛老師從三個方面展開“中國式人權文明的意義、內涵與價值”主題發言:第一,從內因與外因兩個方面探討了走中國式現代化人權發展權的路徑的原因,指出人權文明的中國形態的實踐意義在于推進全球人權治理改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促進全球人權事業發展;第二,人權文明的中國形態的基本內涵在觀念上表現為承認并發展人權文明的新樣態,在實踐上表現為踐行并引領人權文明的新形式;第三,中國式人權文明形態的核心價值是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文明話語體系。



吉林大學法學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員申天嬌老師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三大倡議:全球人權治理的新理念”主題發言中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本質上是現代化,“三大倡議”以“以人民為中心”為底層邏輯,提出了中國關于人的現代化問題的理論與實踐思考。申天嬌老師分析了發展、安全和文明三大主題與中國式現代化的辯證關系,進而論證了三大倡議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之間的統一關系,指出了“三大倡議”對推動全球人權治理的積極意義。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博士研究生楊姝作“‘以人民為中心’視域下的中國人權思想演進過程”主題發言,從理論、歷史、實踐三個方面論證中國人權思想的演進。楊姝同學認為,在理論維度,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中國傳統文化夯實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基礎;在歷史維度,中國共產黨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豐富“以人民為中心”內涵與外延;在實踐維度,“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開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發展新道路”。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張盈在“中國式現代化對促進發展權的價值功能”主題發言中結合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本質特征,論證了中國式現代化對于發展權的價值創新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上發展權的實現之道。張盈同學認為,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發展權的價值實現方式旨在以發展促人權,從自由、全面、高質量三個維度實現發展權。



在評議環節,馬長山教授表示,本單元前五篇文章均討論了如何提煉中國命題、構建中國語用,從而為國際社會貢獻中國智慧。馬長山教授提出,文明是人類歷史積累下的文明精神,對于對人類文明、人權文明與中華文明之間的關系仍需進一步分析闡釋。針對人權文明與人權的關系,馬長山教授認為,“人權文明”大于“人權”,對于“人權文明”超越“人權”的部分,需要進一步的構建。



錢錦宇教授認為,第一單元以“中國人權道路”為核心議題與本單元討論的“中國式人權文明”構成了理論上的前后對應。錢錦宇教授肯定了發言人文章的啟發意義,并從選題的理論價值、現實意義等方面進行評議,提出了“塑造人權文明中國形態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地應對來自于外部環境的風險挑戰和考驗”等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在討論環節,魯廣錦教授、馬長山教授、劉志強教授、張永和教授先后圍繞“何以人權”“馬克思的‘全面自由發展’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促進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之間的區別”等問題展開了深度交流。

 主題發言與評議結束后,會議進入研討總結環節,由魯廣錦教授主持。



常健教授在學術總結中指出,可以從三個層次考慮一場研討會的學術價值——是否提出了真正價值的學術問題;對這些問題是否提供了新的方案;這些方案如何提出,以何種方法提出。他認為,本次研討會在這三個方面都有所創新。

常健教授認為,本次研討會探討了人權本身的宏觀性質問題、中國人權的歷史定位問題與具體研究議題。常健教授進而提出了研究人權應當注意的幾方面問題:第一,在研究人權時,應注意研究的人權范式。不同人權范式的適用性各有不同,在學術研究過程中有必要對于各種范式的局限性加以注意;第二,應注意研究問題涉及的話語轉換。學術研究必然涉及到政治話語、政策話語與學術話語之間的變換和互通,在學術研究援引不同話語時,應當注意實在何種意義、何種層面上運用話語,并且考慮有關話語的轉換,避免錯位運用;第三,應當在人權研究中有充分的自信。人權是一個相互建構的過程,中國提出的諸多理論、理念與主張都可以影響到國際社會。在啟蒙運動時期,東方哲學思想對于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起到了重要影響,在人權領域也是如此?!皷|學西漸”與“西學東漸”交替發生,東西方互相影響,相互碰撞,最終才塑造了人權的規范和理念。



最后,何志鵬教授對整場會議作出總結。何志鵬教授認為,本次研討會是一次富有啟發性的“頭腦風暴”,讓我們意識到,在本次研討會主題之下的一些基本概念,還有進一步澄清與闡明的空間。例如,針對“現代化”這一概念,與會學者圍繞什么是“現代化”進行了有益闡釋,討論了中國的現代化和西方的現代化是否存在共性以及共性的表現。針對“中國古代究竟有沒有人權”的問題,何志鵬教授認為,一方面,中國古代的確沒有我們今天所說的“人權”,但另一方面,中國古代也的確存在一些可以被“轉化”為人權的內容。在談及“人權”時不應帶有“本質主義的迷信”,同時也需要對本質性的內容達成共識。對于概念的理解不應照搬照抄、照本宣科,而是需要獨立地、批判地思考。人權基本概念方面存在進一步深化的空間,也為人權學者和學生留出了廣闊天地,與會嘉賓對中國和世界的總結,都是極具啟發性的。

何志鵬教授向蒞臨本次研討會的嘉賓表示感謝,向魯廣錦教授充滿學術想象力的研討會主題和為會議投入的心血表示感謝,向本次研討會的志愿者團隊表示感謝。



 

隨后,中國人權研究會秘書處齊明杰處長在講話中表示,本次研討會是思想的盛會,期待蒞臨參會的專家學者繼續產出思想理論,成為中國人權故事的傳播者。



研討會最后,魯廣錦教授向本環節進行總結的專家學者表示感謝,本次研討會勝利閉幕。



本次會議中,與會嘉賓深入的思考交流形成了高質量的思想理論成果,為推動中國人權實踐的發展凝聚了智慧力量。我院將繼續踐行作為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的使命,持續促進人權交流,加強人權學科建設,豐富發展中國人權理論,為推動全球人權治理作出更大貢獻。在會議籌備及舉辦過程中,吉林大學法學院教職工及學生二十余人提供了重要支持。


 


友情鏈接 LINKS

 版權所有:吉林大學法學院 2018 ?    聯系電話:0431-85166014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號東榮大廈

曰韩精品一第72页